關于組織申報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社會發展科技攻關項目的通知

時間:2022-06-27浏覽:13發布者:董禹君編輯:地點:

6766澳门娱乐官网联合网站直营科技處

科技﹝2022﹞32

                                                                                               



各二級學院(部、中心、所):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規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特發布2022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社會發展科技攻關項目申報指南。

一、征集範圍

專題一、公共安全

方向1.城市運行

研究目标:提升超大型城市風險預警研判能力,實現危險化學品重大安全隐患數字化預警;構建多源爆燃高風險管線綜合分析數據庫和預警管控平台,實現高風險管線燃爆監測預警;實現醫保欺詐精準識别,為醫保基金安全提供有效算法和實施路徑。

研究内容:(1)研究基于智能傳感器的危險化學品實時監測、重大安全風險數字化主動應急預警關鍵技術,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防控早期預警示範;(2)研究城市高風險管線爆燃風險監測與預警管控關鍵技術并在本市進行工程示範;(3)研究基于多因素多模态數據挖掘因果網絡的智能算法,開展基于大數據的醫保欺詐精準預警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執行期限:202291日至20258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拟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方向2.有限空間

研究目标:針對有限空間信息盲區,運用數字孿生技術實現儲能電站安全防護,提升電化學儲能電站的消防安全保障;實現特殊情況下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韌性與大客流疏解;實現深基坑智能化感知。

研究内容:(1)研究基于數字孿生的儲能電站安全及風險防範關鍵技術,研發儲能電站儲能電池的實時離線、在線早期故障診斷技術,開展系統智能運維和安全預警示範;(2)研究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韌性與大客流疏解關鍵技術,開展應急狀态下宏觀網絡與微觀站區層的風險主動識别、客流疏散智能化生成技術研究及示範;(3)研發低功耗長距離無線自組網技術,研制具有多傳感器兼容、無線數據通信及運算能力等多功能一體化的智能采集終端,開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基坑安全智能化感知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執行期限:202291日至20258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拟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企業。

方向3.消防應急

研究目标:融合消防物聯網系統架構、指揮專用物聯網終端、救援現場定位與警情數據等,構建集“信息、評估、研判、指揮”等于一體的消防指揮系統;建立電動自行車充電和家用電器火災智能監測預警體系;提升室内大空間生産與物流場所現場指揮調度和救援的科學性、精準性和高效性。

研究内容:(1)研究基于物聯網的火災現場應急消防指揮系統關鍵技術,研發多方協同智能決策系統,開展數字化、全息化、透明化的救援作戰技術研究及示範;(2)研發基于基态電子頻率的用電智能監管設備主動式智能監測報警技術,開展電動自行車充電及家用電器火災智能監測預警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3)研發消防設施配置和重要部位防火分隔技術,開發基于物聯網的消防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平台,研制應急防護、搜救、通信等裝備,開展室内大空間生産與物流場所火災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執行期限:202291日至20258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拟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方向4.抗震韌性

研究目标:圍繞國際化大都市韌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重大交通及地下生命線等基礎設施抗震性能;建立基于物聯網的重大工程震動實時監測系統,推進防震減災應用服務平台建設;提升老舊小區建築群抗震性能。

研究内容:(1)研發城市重大交通和管網數據庫及其抗震韌性評估模型和指标體系,開展城市重大交通及地下生命線基于人工智能的抗震韌性評估技術研究與示範;(2)研發防震減災業務數據統一存儲、共享及可視化展示平台技術,開展超大城市抗震實時監測系統研究與示範;(3)研究老舊小區建築群抗震韌性、建築群震後損傷快速識别和功能恢複預測技術,研發建築群抗震韌性快速提升關鍵技術。

執行期限:202291日至20258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拟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專題二、城市數字化轉型

方向1.數字化建設

研究目标:建立面向新城的數據聯動綜合決策平台,支撐五大新城高能級數字化轉型;建立異形複雜組合建築的結構智能監測技術體系,形成大型文化場館人群-結構耦合數字化健康評價機制;形成基于可逆式裝配的綠色數字建造技術體系,實現建築工業化生産、數字裝配和可逆式拆裝利用。

研究内容:(1)研究面向智慧運營的數字孿生共性技術,研發城區數字化運營管理決策技術體系并在新城開展智慧立體城市綜合示範;(2)研發異形複雜組合建築結構性态數字化監控技術,在本市大型文化場館建設結構健康監測和可視化系統并應用;(3)研究模塊化空間可逆式數字建造關鍵技術,降低示範工程建築設計和施工時間50%以上。

執行期限:202291日至20258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拟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方向2.數字化運行

研究目标:搭建供水管網精準設計建設和智能運行技術平台,支撐供水行業智慧化轉型;建立地下空間岩土工程混合現實技術服務平台,實現多源地下空間數據交互應用;構建基于區塊鍊等技術的科技論文數字化安全管理平台,推進高校、科研院所和醫療機構科技論文數據全流程信息交互和監督管理。

研究内容:(1)研發基于大數據分析的供水管網水力模拟關鍵技術,在本市供水管網開展管網平差智慧升級技術驗證與示範應用;(2)研究地下空間岩土工程混合現實技術,研發增強現場感知的地下工程數字化管控技術并開展工程示範;(3)研究全生命周期論文數據管理技術體系,研發基于區塊鍊技術的論文數據交彙系統,在科研單位開展示範應用。

執行期限:202291日至20258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拟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專題三、生态環境

方向1.生物多樣性保護

研究目标:優化植物群落配置和代表性動植物生境條件,形成植物種質資源創新、近自然植物群落建植和多樣化生境營造技術體系,提升本市公園綠地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态系統服務功能;實現本市城市更新區的立地改良效果智能化評估、适生抗逆樹種健康生長智能化監測和綠地質量智能化管控,增強綠地生态服務功能。

研究内容:(1)基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城市公園、公共綠地近自然多樣化生境營建及生态系統服務功能提升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城市更新區困難立地土壤修複改良、适生抗逆樹種選育及智能化監測管控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耦合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執行期限:202291日至20258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拟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方向2.環境健康

研究目标:識别光污染對人體健康、動植物活動、天文觀測等産生的影響,建立本市面向人居健康的城市夜景照明指标管控體系和光污染分級控制應用方案;識别本市重要水源地和飲用水中雙酚類新型污染物的污染特征、環境暴露和人群健康風險,實現飲用水中雙酚類化合物的高效去除;确定典型呼吸系統疾病的早期識别标志物和引發典型肺部疾病的機制,實現精細暴露評估、早期人工智能精準識别響應。

研究内容:(1)面向人居健康的城市光污染控制關鍵技術裝備研究與示範;(2)飲用水中雙酚類新污染物環境健康風險評估、管控及深度淨化處理技術研究與示範;(3)大氣污染典型呼吸系統肺部疾病早期智能診斷與健康響應技術研究。

執行期限:202291日至20258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拟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方向3.長江河口保護利用

研究目标:确定長江口北支進口新江心沙快速形成機理及對北支河道演變和生态環境的影響,提出北支生境保護和修複的技術方案;評估長江口及本市近岸海域水體微塑料污染生态風險,提出相關流域區域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消減措施;科學構建本市典型濱海區域陸海聯動生态廊道,提升陸海複合生态功能。

研究内容:(1)新江心沙影響下的長江口北支生境修複保護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長江口及近岸海域微塑料污染快速篩分、鑒定、溯源及風險評估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3)陸海聯動生态廊道構建及生境恢複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執行期限:202291日至20258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拟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專題四、社會精細化治理

方向1.精準建造

研究目标:建立特大樞紐型超深地下工程施工裝備和技術體系,實現建造系統的綠色精準;形成适用于上海地區的新型建築外圍護成套技術體系,實現建築外圍護結構安全一體化;形成集約型城市地下快速路智能規劃建造技術體系,實現城市地下路網精準建造。

研究内容:(1)研究瀕海複雜地下工程承壓水控制技術,研發特大樞紐型地下工程高效精準建造新技術并應用;(2)研究外圍護結構保溫一體化、結構裝飾一體化、外圍護與主體結構韌性連接等裝配式公共建築新型圍護結構關鍵技術,在本市實際工程中應用;(3)研發集約型城市地下快速路智能建造和精準測控技術,在本市實施超長地下快速道路工程示範。

執行期限:202291日至20258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拟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企業。

方向2.智慧輸運

研究目标:形成交通科研新範式,為城市交通的綜合研判和動态調整提供網絡級精準管控技術支撐;構建空港智慧貨運通道成套技術體系,有效提升空港陸路物流運輸效率;建設機場地勤交通運維精細化管理平台,實現地勤車輛全場景管控。

研究内容:(1)研究超大城市精準研策交通系統關鍵技術,選取本市交通典型場景開展應用示範;(2)研究空港貨運通道科學規劃、精準管控成套技術,在本市實施典型智慧貨運通道示範工程;(3)研發基于航班保障需求的機場地勤車輛協同動态調度技術,在本市大型機場開展地勤交通精細化管控應用。

執行期限:202291日至20258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拟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方向3.更新運維

研究目标:形成曆史風貌裡弄建築街區有機更新與立體空間格局再生技術體系;構建多重複雜功能大型地下空間全生命周期精細化管控技術體系;搭建近現代國保建築群綜合評估精細化全息管理平台,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研究内容:(1)研發曆史風貌區保護建築群保留條件下的大規模地下空間開發施工工藝和裝備關鍵技術,在本市曆史風貌區更新中應用;(2)研究多重複雜功能大型地下空間全生命期精細化管控技術,形成可複制的成套技術體系并應用;(3)研究近現代國保建築群預防性維保關鍵技術,在不低于十萬平米的國保建築群更新項目中應用。

執行期限:202291日至20258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拟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企業。

專題五、海洋工程科技

方向1.海洋傳感器與儀器設備

研究目标:研制基于熒光淬滅原理的低成本、高可靠性、高靈敏度海水溶解氧原位傳感器,氧溶解度監測範圍0-20mg/L,測量精度達±0.3 mg/L,響應延遲小于2s,溶解氧敏感發光材料使用壽命大于1年;研制中小型智能船舶減搖陀螺,最大傳動扭矩100kN.m,減搖啟動時間25min,實現排水量30T-50T船舶減搖效率達到90%;實現海上風電管線勘巡探測聲納系統距離分辨率優于4cm,對10cm直徑管線類連續掩埋目标的透地探測深度不低于3m,漏報概率不高于10%

研究内容:(1)開展海水溶解氧原位傳感器熒光相位氧分子濃度響應的陶瓷基熒光材料組分設計、發光性能調制機制及海水介質中的服役特性等關鍵技術研究;(2)開展中小型智能船舶高海況、全航速下船體縱橫搖耦合機理、減搖陀螺高效自适應控制等關鍵技術研究;(3)開展海底風電管線勘巡用低漏掃率透地探測聲納技術研究,研發海上風電管線勘巡探測聲納系統。

執行期限:202291日至20258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拟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方向2.海工裝備

研究目标:面向深遠海大型風機運維高效、安全精準轉運的需求,研制适用于4級海況的海上風電運維多自由度運動主動補償起重機,最大吊重5噸、臂展20m;研制水下3000米以上深海電傳輸對接系統并開展示範應用,實現30MPa水壓下濕插拔100次以上;研制出高功率密度的環境動能自主俘能-供能一體化通用可擴展能源系統并進行海試。

研究内容:(1)開展多自由度運動補償起重機補償檢測及控制技術研究,并進行動态試驗驗證;(2)開展深海電傳輸對接系統自适應壓力平衡、可穿透自密封、快速對接鎖緊等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3)開展超低頻海洋振動能量高效俘獲、機電轉化和電能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執行期限:202291日至20258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拟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企業。

方向3.極地科學

研究目标:面向極地破冰船對動力系統綜合節能、超低溫全船防寒等需求,研制30000噸級極地科考重型破冰船動力系統,破冰能力2.5米,與常規型動力系統相比,整個航次綜合節能效果均不低于6%,制定-40℃下船舶防寒設計方案,獲得船級社認可;面向極地船舶航行安全需求,研制出船舶極地航行船體安全監測預警系統,獲得船級社認可,并實船應用。

研究内容:(1)研究破冰船節能型動力系統和極地超低溫環境的全船防寒設計等關鍵技術,研發極地科考重型破冰船輔助破冰系統方案;(2)開展船舶船體運動和穩性狀态監測評估、船舶結構和螺旋槳冰載荷監測、船舶航行預警和應急決策等關鍵技術研究。

執行期限:202291日至20258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拟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專題六、體育科技

方向1.運動訓練與比賽

研究目标:圍繞科學提升運動員訓練水平與運動能力,形成5種以上應用于體能類運動員特殊環境下疲勞評估與恢複、睡眠質量評估與調控方案;建立下肢及關節等典型運動損傷精準化防治系統,形成規範化的專項預防診治康複方案,并通過專項運動員驗證;構建專業智能劃槳池數字化系統和運動員運動數據知識圖譜系統,建立運動數據監測與分析一體化平台,并應用于實際訓練和備戰。

研究内容:(1)基于高原低氧與高溫高濕等特殊環境的重點運動員運動性疲勞特征分析、評估評價和幹預恢複技術研究與應用;(2)基于運動全周期大數據的優秀運動員典型運動損傷的精準預測預防、篩查評估、及診療康複技術研究與應用;(3)基于賽艇訓練等特定環境的室内智能槳池數字化技術研究,包括多參數捕獲、高精度機器視覺和深度神經網絡的輕量化動作識别與評價等技術,訓練數據智能化采集、評估、分析技術研究與應用;(4)基于運動員備戰訓練的運動數據自動采集和處理、智能分析診斷和輔助決策技術研究與應用。

執行期限:202291日至20248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拟支持不超過4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要求:需在本市體育訓練基地有應用示範。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方向2.運動促進健康

研究目标:圍繞全面提升全民健身科技水平,構建老年人運動促進健康效果評價體系和“一人一檔”運動健康數字化平台,并在全市60家以上社區長者運動健康之家實踐論證;建立青少年運動員測試和評價指标體系及智能化動作分析系統,構建青少年運動員全周期發展特征表型庫數據庫和運動員運動能力全周期發展綜合信息動态管理平台。

研究内容:(1)适老型運動促進健康技術研究及智慧化适老型肌力及關節活動度測評系統設備研究與應用;(2)青少年運動員特征分型、運動能力綜合有效評估、運動技能學習智能感知與評價監測和智能化分析與反饋支持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執行期限:202291日至20248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拟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二、申報要求

除滿足前述相應條件外,還須遵循以下要求:

1.項目申報單位應當是注冊在本市的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具有組織項目實施的相應能力。

2.研究内容已經獲得财政資金支持的,不得重複申報。

3.所有申報單位和項目參與人應遵守科研倫理準則,遵守人類遺傳資源管理相關法規和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相關規定,符合科研誠信管理要求。項目負責人應承諾所提交材料真實性,申報單位應當對申請人的申請資格負責,并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内容的項目申請。

4.申報項目若提出回避專家申請的,須在提交項目可行性方案的同時,上傳由申報單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專家名單與理由。

5.已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市科委科技計劃在研項目2項及以上者,不得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

6.項目經費預算編制應當真實、合理,符合市科委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管理的有關要求。

7.專題六由市科委會同市體育局共同發布、共同支持,鼓勵采取産學研協同創新方式開展。

三、申報要求

1.項目申報采用網上申報方式,無需送交紙質材料。申請人通過中國上海門戶網站(http://www.sh.gov.cn--政務服務--點擊上海市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進入申報頁面,或者直接通過域名http://czkj.sheic.org.cn/進入申報頁面:

【初次填寫】使用“一網通辦”登錄(如尚未注冊賬号,請先轉入“一網通辦”注冊賬号頁面完成注冊),進入申報指南頁面,點擊相應的指南專題,進行項目申報;

【繼續填寫】使用“一網通辦”登錄後,繼續該項目的填報。

有關操作可參閱在線幫助。

2.項目網上填報起始時間為2022719:00,截止時間(含申報單位網上審核提交)為202272016:30

請我校申報教師于2022718日(周一)12:00前網上提交申報書。

四、評審方式

采用一輪通訊評審方式。

五、立項公示

上海市科委将向社會公示拟立項項目清單,接受公衆異議。

六、咨詢電話

服務熱線:021-123458008205114(座機)、4008205114(手機)

校内聯系人:仝老師

  話:38223022

 

                                          科技處

2022627


返回原圖
/


XML 地圖